首页    商业航天    谜团环绕中国商业航天

谜团环绕中国商业航天

创建时间:2019-11-29 15:20

2014年10月28日,携带着天鹅座(Cygnus)宇宙飞船的安塔瑞斯号运载火箭,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射升空时不久之后爆炸坠地。在地面上,火箭燃料剧烈爆燃轰起巨大的火球,照亮了整个瓦勒普斯岛的夜空。

火光中,NASA原计划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的补给物资、科学实验仪器、小型卫星、地面发射台无一幸免,运营火箭的轨道科学公司(Orbital Sciences Corporation)遭受重创。同一个星期,在理查德?布兰森爵士的注视下,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的载人航天器太空船二号在美国加州莫哈维航天航空港试飞坠毁,碎片散落在沙漠上,飞行员一人死亡,一人重伤。

之后两年,SpaceX公司先后两次遭遇严重发射事故,火箭连续爆炸,火箭、卫星和发射台悉数被毁,马斯克因此失去了几乎所有资金,濒临破产。灾难连番上演。但此后几年,遭遇了惨痛失败的三家公司,全部完成了火箭和航天器的成功发射。被毁掉的一切并没有白费,火箭带来更多的是希望,而不是死亡与破坏。

大多数人眼中,商业航天都是一个异常神秘的圈子。如果将商业航天看成一座大山的话,历经过三连炸的马斯克,已经在带领SpaceX站立在山巅上执行太空旅游计划。而山脚下,则是几十亿人的懵懵懂懂。

两极之间,有无数机遇在等着中国的商业航天机构。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之下,谁都明白这里面有多大的机会,但能够看到的市场,并不意味着就能吃得到。不同于任何其他行业,在商业航天领域里,机遇始终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谜团,这种情况真实而残酷。

谜团一:为什么航天可以商业化?

说中国商业航天脱胎于国有航天并不为过,这和马斯克、贝佐斯和理查德?布兰森“门外汉”的情况完全不同。当今大部分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的创始人,都出身国有航天机构。

他们是某些航天项目的负责人,或是某些科研项目的领导者。但传统意义上的国有航天体系已无法给他们足够的舞台。走上创业道路,是双方都是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国有航天机构所承担的任务繁重并且充满风险。2017年7月2日晚,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卫星、火箭双双毁损。新华社在当天晚上八点零六分发布通稿,《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出现异常 发射任务失利》;

2019年5月,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枚长征四号丙火箭搭载着遥感33号卫星发射,但这枚火箭没能把卫星送到预定轨道中。最终33号卫星和火箭坠入大气层烧毁。由于所从事工作高度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此类事故在航天事业中几乎无可避免,不论是国有航天还是商业航天。

但传统航天体系与国家形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一直存在,甚至导致有些人试图通过扭曲航天事业中的一些事实,来达到某些目的。

例如,“玉兔二号”在月球上的正常休眠,被有些人扭曲为严重的事故。有人发贴称“玉兔二号从第二天开始就没有再移动过,应该是有重大故障,这些天一直无法修复,只能放弃”,“玉兔二号的设计寿命8天,实际寿命可能只有2天,移动大约10米。”

但实际上,玉兔二号一直在正常工作,到10月底累计行走了接近300米,传回了大量月表照片和数据。中国的火箭发射成功率也一直高达97%以上,位居全球前列。

与国家形象之间的绑定关系,让航天产业的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偶像包袱”,原本商业的发射行为政治化特征明显,甚至因此被某些敌对势力的借题发挥,制造舆论事端。

另外,航天产业一直是中国国防军工建设的重要一项,相关企业大多同时从事各类军工业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这也形成了传统中国航天产业独特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航天产业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军费投入波动的影响,但航天本身是周期漫长的新兴事业,在这一点上,资本来源更多样化的商业航天机构明显不同。

民营商业航天机构的出现,可以对这些问题形成良好补充。从行业生态的角度看,需要民营航天成长为中国航天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亿欧网)

相关资讯

航天头条
商业航天
深空探测
航天人物
航天科普
国际航天

商业航天